读《机关行为36“忌”》

吴诗涛 2021-06-08 [读后感]

[1]张建著.机关行为36“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自序 开头的话

这里所说的行为,属于一种“无意识差错”,是指机关工作人员在无意识或者自己不认为是错的情形下发生的。所谓“忌”,是因为看上去错误不明显,对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来说未必是“忌”,在有些机构和部门也不是问题,但在国家机关里就不恰当。

母亲对女儿说:“孩子,我们走过的弯路你不要再走了。”女儿说:“我不走,怎么知道是弯路呢?”

1.“没有没有”——没有准备,没有尽责

有时候,我和上级或者下属共同参与或经历某事,如果上级问我有什么意见或看法,我都会认真地发表意见,因为这时候都是我的思考、提高和展示的机会,更是学习、请教和共享的机会,通常不会随意放过。而我征求下属的意见和看法时,也是希望能有学习交流的机会,当然也有对下属考察的意味。如果下属没有准备,只是仓促应付或者“没有没有”,我就会感到遗憾,并知道那是因为他没有经验,也没有准备,就像我年轻的时候一样,还需要历练。

2.“我不行我不行”——真就不行了,那可是你自己说的

许多带有一定压力的好事,本来是青年干部学习、提高、展示的绝好机会,只要努力,几乎没有做不好的,为什么许多青年都认定自己不行而退让了呢?

3.事毕不回复——可以不发,不能不回

大事看能力,小事看品格。小事都靠不住,大事还敢托付吗?

有人说得好,事毕不回复就像任务完成了99%,就是这1%没落实,结果就算没完成好,甚至会影响和误了大事,所以不能不重视。有人说不同领导要求不一样,怎么把握这个尺度呢?我想这和领导没有关系,职责范围应该做的,该回复就回复,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及时回复。等到上级催问了,说明你的回复已经不及时了,再次催问就已经表示对你不放心了。不回复的小事实则隐藏着靠不住的大问题。

4.拖拉误事——误了人家事小,误了自己事大

我体会,在实际工作中,除非说明“不急”或“缓办”的事,其实都是需要立即就办的事,有人慢了点,我就着急了,其实不是我着急,是事情着急呀。

5.当场声辩——不服管理的错误表达

但凡当场声辩,通常都有一些原因,有时还很有道理,但通常都处理不好。关于迟到,堵车是一个原因,但如果会议重要的话,堵车就不是理由,应该打出充足的提前量。至少事先应该报告一下,受到批评,应该首先表示歉意,有特殊原因可以会下说明。

原因和理由与当场声辩不是一回事。当场声辩的本质是不服管理,而不是有没有道理。道理有大有小,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潜意识中的不服管理就会在有一点所谓的理由时表现出来,除非你是有意要表达这种情绪,否则就没有道理,还可能导致问题升级矛盾激化。

对于批评者来说,把握好批评的分寸至关重要。

6.不上问——学习型干部没有这一条

自我感觉是一回事,不请教还真有问题。

不上问是机关青年进步不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每个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学习能力,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那么我们向谁学、怎么学,可能很多人没有好好想过。

7.越级行事——如果你被越级了,就知道越级行事的弊害

为了在更高领导那儿得到一点信任和重用,越过自己的领导去建立关系,主要的原因还是功利思想在作怪。

功利思想带来无意识的越级现象,违背了我们机关工作的规则,后果通常是不好的。及时的沟通、报告和解释,可以把问题和错误减少到最小。

8.逆反逞能——干部不成熟难免,机关不成熟难办

青春叛逆谁都有过,它是一种成长,可以理解。但是思想不成熟对机关工作人员来说可不是个小缺点。有的人到了40、50岁还时有表露,个人的提高和进步就很困难了。

告别青涩的过去,走向成熟的未来。

9.触犯逆鳞——尊重底线,互利共赢

“逆鳞”实质上是价值观的反映。价值观有重精神的,也有重物质的,不同的价值观就有不同的“逆鳞”。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差别很大,除了法规纪律以外的,都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都需要我们内部协调和彼此尊重,我们不能不重视。

人和人行为的不同,最根本的还是价值观的不同。

我发现有些人就有探识“逆鳞”的本事,你看他只用几句话就把你的底线摸到了,和你交往其乐融融,通常可以实现合作共赢。我们何不学习一些好的思想和方法,提高自己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自觉和能力呢?

10.皱眉苦脸——没有人待见愁眉苦脸

这些年,我比较注意了这一点,尽可能提醒自己不要皱眉苦脸,更不能“懒得搭理你”。这些都不好,会给自己的工作和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通过展开眉头、放开胸怀,可以发现别人的许多优点,并能慢慢感受到周围给你的正面反馈。这样形成良性循环,感觉会越来越好,也就不会皱眉苦脸,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能帮助你更好地做好你的工作。

11.低头含胸——做个有出息的公家人

机关的形象是由一个个工作人员的形象组成的,它应该是积极主动地去面对一切。这里既有对形象的要求,也有对能力的要求。

12.低声细语——发言讲话都惜力,尽力服务难指望

我认为在一个不是很大的场所,讲话的人不用麦克风也应该足以让大家听清楚他所说的话。

言为心声,你如果要表达你的思想,一个明确的思想,就要用心地说出来,不但要让人听清楚,还要用心用力气。

在机关里讲话和发言,音量能否到位,其实关系你是否尊重人。

13.唯唯诺诺——因为本人看不见,所以需要提醒他

唯唯诺诺的错误,主要是没有正确认识机关中人与人的关系。

14.时髦打扮——时髦打扮无可厚非,只是选错了地方

要想知道自己的着装在机关里适合不适合,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想象有100个这样的你站成一排,如果你觉得合适,那就行。

因为政府机关不是某一个阶层或团体的代表,也不是某一种文化的代表,政府机关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代表着占人口最大多数的主流文化,所以穿着上就不能偏离主流。

政府很难有所谓的“铁杆粉丝”。所谓“铁杆”,就是你要完全符合这个阶层或团队的利益诉求,否则“铁”不起来。而我们政府是代表和团结全社会尽可能多的人群的,倒过来我们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铁杆粉丝”,怎么能只偏向某一特定人群或崇尚非主流的文化呢?

机关里的穿着对错或优劣,只要和机关的职责规范一对照就能明白。包括机关建筑本身的装修和外表,如果过分了、怪异了、豪华了,用纳税人的钱显摆讲排场就是问题,这跟公务员的穿着是一个道理。

规范、得体的着装会让人产生信任感,也是富有职业精神的体现。有人认为自己在机关里不是领导干部,以为穿着上就可以随便一些、自由一些,殊不知自己的穿着其实已经给自己定了位了。你是边缘的穿着,就是边缘的意识,恐怕就是边缘的人。不及时认识和改进,就会一直边缘下去,这就是实际经验已经告诉我们的。

15.伶牙俐齿——能说会道总有理,但不能在机关里

机关工作需要的是理性、克制、协调和共赢。

有一点需要说明,什么人做什么事,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伶牙俐齿可能可以帮助你进机关的门,但是未必能帮助你做好机关的人。一定要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在合适的地点做合适的事。

16.视而不见——你的眼里没有我,我的心里没有你

没有办法,不懂事就是不懂事,想说自己优秀实在不容易。

视而不见是眼里没人,眼里没人是心里没人。你眼里没人,人家眼里也没有你,你心里没人,人家心里也没有你,一定是这个道理。视而不见不用心,学到的东西就不多,进步肯定就要慢,往往就会因为行为孤僻逐渐成为孤僻的人,在机关中的处境自然就好不了。

17.说出格话——分清家庭的格、社会的格和机关的格

说出格话首先是思想认识上有问题,把自己的言行完全混同于社会上的一般人,不知道自己的言行受到机关规则的约束,关系着机关的整体形象;其次是不能够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是非界限,以个人好恶判断是非,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只图个人说着痛快,不计行为的后果如何;还有就是言不由衷、口快于脑,嘴上说的未必就是心里真实的想法,信口开河造成错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偏执,只想追求某种效果而不考虑它的后果,不顾左右、弄巧成拙,引起人们的误解和反感。而这些出格话大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说出的。如果想好了再说,先明白行为的后果和危害,一般就不会说出格话了。

一些所谓幽默的话,也要注意,不是不可以说,但一定不能被误解,必须在内容上是事实,在态度上很认真,耍俏皮不可取。有人说政府机关的干部缺乏幽默感,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不能乱幽默。

18.变脸表情——如果你能看见自己变脸表情的话

与人相见,礼貌是要对,微笑也是很好的,但如果不真诚,没有应有的尊重,职业表情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可能本人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是戏剧化的表演,或者还很得意自己能够如此表演,但这嘴脸实在不好看。变脸表情虽然是外在的,但它反映出来的却是思想品格的问题。

19.文稿露怯——“八股文”你能鉴别吗?

没有抬头的文稿叫做“无头文”,一般是不作批注的。

在机关里,文稿都是有讲究的,没有抬头不够礼貌;请人指正,不留空间说明缺乏诚意;既然请人指正,就要考虑对方的需求,字号行距都要有所考虑。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机关行为的要求,更深层次还有一个做人的问题。

黄纸片在办公室很流行,一些青年说是“便签”,其实不是,便签一定是印有单位抬头的红字信签,虽然小一些,但一定标明是“便签”,而不是“即时贴”、“随手贴”。我们还经常看到随手贴上画着不同的表情符号,这些都不应该在机关的公文中见到。

常用的机关公文有15种,各种文体都有不同的要求,既有形式方面的要求,更有思想内容的要求。我们注意了形式的要求,往往忽视了思想内容上容易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八股文”。

公文写作是机关干部的基本功,基本功不过硬,其他的就不用说了。我们可以看到,每位优秀的干部都有他优秀的文章做支撑。所谓文如其人,的确如此,这是机关干部不能不重视的。

20.逻辑不清——机关里说话写文章的不二法门

我们机关里说的逻辑,不是形式逻辑、“三段论”修辞学一类的东西。我们一般所说的逻辑,就是思维的条理性。一个主题都有必不可少的一些要点。

这个“要点”就是思维规律,简单地说,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谁思想得清楚,谁就表达得清楚。”这说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的。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不自觉地去思考和表达,所以就缺乏条理性,这就是所谓的逻辑不清。

思想理念对我们的宏观工作和微观工作都是最重要的,是灵魂,是旗帜。

21.没有说法——没说法不如有说法,有说法不如有好说法

常见一些年轻人,仅凭着自己主观感觉随意表达,缺乏必要的根据和理由,这就叫做没有说法。

言而有据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多学习多请教而已。

22.会前不到位——会风是作风的集中反映

如果只讲准时准点,不讲待人之道,恐怕只是捡了一些皮毛,丢掉了一些根本。丢掉的是一些什么东西呢?我认为就是丢掉了我们做人的一些东西,丢掉了中华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就是在待客方面的真诚、热情,宁可自己辛苦一点、稍微付出一些,尽地主之谊、尽主办方之情。况且早一些到会场,接待提前到达的客人,还可以加强沟通,尽可能发现和解决会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这是开好会、解决好问题的关键。

23.开“小会”——细微处见精神,小动作显品格

一般会议都是必需的和重要的,而且办会的人也都是用心的。如何把会开好,不仅是办会人的事,也是参会人的事。重视会议,尊重讲话人,是参会人应有的品格和态度,有必要有责任共同努力把会开好。

24.滥发信息——出发点未必错,但效果未必好

信息发布应该有针对性,必须发的、应该发的、要发的、可以发的、不应发的,要区别对待,不可滥发。

我认为政府工作人员在信息发布上应该坚持“必须发的才发,可发可不发的不发”的原则,否则,就成了垃圾信息。

25.片面否定——喜欢否定他人,自己必遭否定

片面否定和中肯批评不是一回事,中肯批评是全面正面思想指导下的批评,不是挑毛病,既看到优点,也看到缺点,对缺点有清醒认知,这样就能起到批评指正的作用。

好的一定要说,不足的也一定要说,但不片面否定。

26.随性表现——随人民的性,不随自己的性

孔子“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你要升华到了一定的程度了才能随心所欲,这个“随”是自己已经有了规矩了。

政府机关对公务员的要求是很高的,既要有奉献精神,又要自律性很强,还要能经得起大家的监督,不能走极端。

“随心所欲不逾矩”,是在讲规则的情况下的一种境界。如果你的行为既随你的性情,又符合机关行为规则的要求,那当然好,那是没有一定水平和阅历的人很难达到的境界。政府机关公务员的责任重大,公众要求很高,所以不能随性表现。

27.不演练——“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很适用机关

不演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不演练往往很难成功。

演练不仅仅要求把讲稿内容熟悉到全记下来,还要真诚地用心说出来,现场还要有各种预案以防意外。所以,演练绝对是机关工作人员的必修课。

只要是公开场合的活动,只要是登台讲话,就要演练,没什么好说的。因为一旦失败,没有再一次了。

28.小圈子——公家人心里装的是天下

什么是“小圈子”?我认为,在国家机关里,只要不是为了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这个大圈子谋利益的圈子,都是“小圈子”。

机关工作需要开拓,机关干部要具备组织协调各部门机构的能力,善于做群众工作。

形成“小圈子”的原因很多,但不管哪一种,都是狭隘的思想和功利的关系造成的。

机关工作不能有“小圈子”的行为。我想一个优秀的干部,应该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样:“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开花。”

29.不帮不教——机关里的“误人子弟”不亚于学校和社会

这里有一个误区,一些领导以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就是管理下属,不知道当领导的主要职责不是在于管理,而是要调动和发现部下的积极性和优势,引导部下自觉主动地发挥主体作用做好工作。单单靠管理是管不好的,领导力和影响力才是主要的。

一个青年干部,在一个部门好多年甚至十几年不进步,领导很少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一些青年干部不知不觉之中就被耽误了,不用很长时间,三五年就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也是“误人子弟”。

重事不重人,重使用轻培养,是这些年来机关普遍存在的不良作风。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你成就不了你的部下,你也成就不到哪儿去。你心里装了多少人,你就是多少人的领导,这是决定你能否在机关里发展,能否当好领导的重要因素。

30.不让说话——不让说话一定不是好领导

说话,准确、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机关干部的一种重要能力,也是机关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法。说不说、说什么、怎么说,都很有讲究。作为部门领导,让不让下属说话,是领导思想水平的体现。

会听善听是当一个好干部和好领导的基本功。

31.不沟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不沟通算什么“风”?要我看,就是官僚主义之风,而且是表面看不出来的官僚主义,在机关里很常见,已经成为我们机关风气的一种腐蚀剂,腐蚀着我们的信念,腐蚀着我们的情感,腐蚀着我们的风气。

32.贬人损己——损人不利己,有些人就这么蠢

有的人在机关里口碑很好,但有时会遭到个别人的贬损。有趣的是,口碑好的人并不因此而减损,但是贬人的人却很受损。要挑人家的毛病还不容易吗?但无端挑毛病只能说明你的偏激和狭隘,贬人贬不成,损己倒是真的。

传承,是机关工作很重要的一个规则。每一任、每一个领导都有思想或工作方面的优点或长处,即使缺点很多的干部,也有一些值得学习的东西。

33.甘当另类——另类的价值不在机关里

另类容易被人关注和议论,给人印象比较深刻。受到大家的关注越多,被挑剔的也越多,压力也越大。另类,对个人来讲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这种另类的行为表现不是机关所认同的。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另类的人进入机关工作就属于入错行了。

对于社会来说,另类人群的存在既是客观的,更是必须的,也是重要的,它是一个正常的组织或社会不可或缺的。在遵守法纪的前提下,另类对社会进步的意义很重要,它是主流社会发展的校正器、参照物,从另一方面反映和提醒、推动社会的进步。

34.以直为荣——以直为荣不知误导了多少机关人

“正,勿直。”

正,是人之良知,是绝大多数人心中都有的一个标准,人不正,难以立;直,是一种表现,依不同的人而不同。

有一种“直”我是认同的,那就是经过认真思考后,决定采用“直”的表达方式,而不是不明就里想啥说啥,不思考就表现的“直”。

35.不识他人——不识他人,何以用人

40年前我看过一本美国总统写的自传,他说,你进到一个屋子,一眼看不出谁是你的政敌,你就不配做政治家。

组织人事部门的干部有一个别人没有的机会和条件,就是专门做人的工作的,特别有助于识人用人。

总结来说,在机关里认识一个人要通过你跟他真心的交流来获取信息——如果你对他无意,他一定对你无心;你对他有心,他对你有意,你就能看出是否能够交流。有些人三句话就能认识一个人,抓住本质,这需要总结、历练。另外,还应注意积累观察人的方法,包括分析肢体语言、外表行为等。

36.不知自己——你为自己选四个正面的词,看大家认同吗?

如果没有认真思考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没有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区别,难免会对自己认知不够,或把自己的目标定位混同于一般的老百姓。

低调是指一个人自我评价低于实际,不是自己说自己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