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怀瑾著述.南怀瑾讲演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
第1章 读书和工商文化
我常常感到,国家亡掉了不怕,还可以复国,要是国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远不会翻身了。
现在的教育演变很有趣,小学读的书,到了中学没有多少用了;中学的书,到了大学没多少用了;大学的书,留学又没有多少用处了,不晓得读的什么东西。
今天编的教科书,在我看来,讲句不好听的话,不屑一看。这个教育怎么办?尤其看到现在的小孩子们,书包背得很重,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考试。
在中国文化里教育的目的,《论语》有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读书人为自己读书,为什么为自己读书?为自己的兴趣。我当年读书,的确是为了自己的兴趣读书。现在读书不同了,为别人读书,为家庭读书,为父母读书,为社会读书,为求职业而读书;这个差得很远了。
伊藤博文年轻时出来有两句话,作为自己人生的目标,“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这是他青年的立志,最后做了明治维新的宰相,实现了他的人生目标。
没有人生观,都是跟着大家走。那叫做随波逐流,跟着时代的浪潮随便转,这是很有问题的。
现在大家在工商业发展,个人的人生观很重要。
中国有句老话,“国清才子贵”,一个国家社会安定了,知识分子有学问的,变成名士,就贵重了。“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骄”,家庭富有了,孩子就傲慢了,教育都成问题。
我常常想起明朝时一个年轻人讲的,人生啊,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只做了三件事走路:自欺、欺人、被人欺;自骗、骗人、被人骗。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最害怕一辈子太享福、太顺利、太平安了,没有忧患意识,像吃了毒药一样,把自己毒死了。
“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这句话最重要,人生自己没有建立自己的品德行为,而得了富贵,这是最不幸的。
你们看《孙子兵法》十三篇,真正重要的是一个“势”字。意思是说,一个时代的潮流,一股社会的力量,当这个力量来的时候,你跳不出来就会被它埋没了,沉下去了。
用兵也好,做事业也好,“势”最重要,重点在把握“转”字。
只有真正有文化、有思想的人,才能独自站起来,不跟着社会风气走,自己建立一个独立的人格。
我小的时候,父亲告诉我:“仗剑需交天下士,黄金多买百城书。”多交天下朋友,多交有知识、有学问、有道德的朋友;有钱了,要多买书,多读读。
为什么要发财?发财最难的是一块钱。人生,不管你发了多大财,永远觉得房子少了一间,衣服少了一件,钱少了一笔。我香港的一个朋友告诉我,他有三百多套西装,还是永远觉得少一套。在人生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去赚钱?有了钱怎么用?怎么用得恰当有意义?所以用钱是最难的。
现在科学到了必须要跟哲学碰头的时候了,这是全人类文化的趋势,我现在提出来告诉大家。科学原来与哲学分开了,但是科学最后的结论靠哲学。
讲讲人生的目的是什么。请问,我们大家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时候,谁说是带了一个目的来的呀?不管是说人生以服务为目的,或说以享受为目的、以劳动为目的等等,这都是人们乱加的。所以我说这位先生的题目出错了,其实这个命题的本身就是答案。什么道理呢?人生以人生为目的,没有另外的答案。
宗教家会说,上帝生人。那我要问了,谁生上帝呢?上帝的外婆又是谁呀?这个不能问的。等于我们说:“军事重地,禁止参观。”这是宗教,信就得救,不信就不行。可是哲学不是这样,我是要信,可是老兄,你把门打开一点,给我看看里面有没有啊?这是哲学了,所以哲学是本体论。
一个学问,你没有学过,不懂,随便下一个结论叫迷信,你本身就是迷信,因为你不知道嘛,随便下结论。
论理学又牵涉到做文章的论理,言语的论理。昨天我还问一位年轻同学,那件事办好了没有?他讲了一大堆。我说,你讲话怎么没有逻辑,不懂论理。我问你事情办好了没有,你应该先说办好没有,先有个结论,然后再讲理由。现在你天上地下讲了一大堆,我都听不懂,这就是言语的论理问题。
今天,人类科技发展到太空了,你说那真是为了太空战争吗?我说不是。背后是科学家的真正精神,探索宇宙究竟是什么东西。西方文化由宗教演变出哲学,宗教就是信,信就得救。你不能问,问就不是宗教了。哲学家说,我决定信,可是你要打开门让我看看。宗教家不肯开门,然后科学家来,非要打开不可,我要进去看,这就是科学家。
今后的文化,不是东方西方,也不是中国美国,是整个人类的问题了。
中国过去教育有个目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皇帝开始,到任何一个老百姓,教育的目的,就在这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贯的系统。
所谓科学,是个未定的结论,叫做科学。如果拿现在看认为以前都不对,那他是不懂科学。因为你要晓得,前面的东西有它的价值,它的应用有它的道理。假使说,现在人把古人的都推翻了,等于说,我们骂自己祖宗十八代都不是人。当然不是人,变祖宗了嘛,变成鬼了,都过去了,可是没有老祖宗,也没有现在的我们。
对不懂的东西,不要随便批评。
我常常说,有很多傲慢的人,你研究一下他们的心理,他的下意识一定有自卑感的。因为有自卑感,他就傲慢起来了,生怕你看他不起。
第2章 大会计?
世界上有一个东西最骗人的就是虚名。
任何一个国家,对于自己的历史地理一定要搞清楚,合适文化的根本。
我常常告诉出家同学们,你们学佛先要懂得做坏人,会做坏人而不做,才可以做圣人,因为圣人什么都懂。等于一个很好的警察,自己做过小偷土匪的才会管坏人。
读书要用思想,要提出问号,要怀疑。
我们当年的教育方法,十几岁读出来的书,一辈子有用,越老越好,越熟越好。现在读的书啊,幼儿园开始,“小白兔,两只耳朵跳三跳”,跳六跳也没有用啊!这个背了干什么用啊?
“三卡三考”,形容台湾当年,“三卡”,早晨八点钟签到,有个卡片的,下班也要签卡的,审查你。“三考”,小学考中学,中学考高中,高中考大学,大学考留学,留学回来做公务员,三年一考试,才能够升上去,把读书人、知识分子的人格都磨光了。
每一个问题去想,去找出来,都可以写博士论文。读书要思想,不要死读书。
八股文是不好,我们当年也骂,所以有两句话,“消磨天下英雄气,八股文章台阁书”,考试是消磨天下英雄气。现在的联考也是消磨天下英雄气。过去用功名把天下英雄消磨了,现在天下英雄还只有十一二岁而已!可是已经把他的头脑、眼睛都消磨了。太可怜了!这个教育,我非常痛心的啊!
“学幕虽较读书为易,然亦须胸有经济,通达时务,庶笔有文藻,肆应不穷。又必须二十内外,记诵难忘,举一反三。更须天生美才,善于应酬,妙于言论。而学不足以服人,品不足以信人,虽居宾朋之列,无殊门客之客,其中委屈周旋,更有不可以言喻。”这一段是非常了不起的文章。怎么讲呢?做人家秘书,学幕,看起来比读书容易,比考取进士、状元容易。他说不容易啊,必须有这个条件,胸有经济,肚子里一肚子的学问,政治、经济,什么都懂。这个经济不是只讲现在经济学啊,是政治、哲学、经济,样样都懂。
所以你家里的孩子,读书乖乖的,小心,不要读呆了。不错,书是要读,但头脑要聪明,要会做事。
天下人都要钱的,没有钱怎么过活啊!一定会贪污的,你给他贪够了以后,严格要求他,他就不能不把质量搞上去。
宰相来的介绍信,他一个字不写,就是说,这个家伙不行的,你要想办法安置他。信上不好写,写了将来万一纪委一检查,有证据。刘晏也会做这个事,他的气魄很大,这是一个大会计。
从白话文教育入手的人,对于中国文化永远通不了。中国文化许多资料宝库都在古文里头,你这个钥匙都打不开,历史也读不懂,中国文化读不懂,西方文化也没有搞通。
中国读书人,不是问你有没有什么学位,我们以前讲读书,说这个孩子“读通”了没有。读书要通,通就是由渊博,然后归纳起来变专才。光学一门专学,其他不通,只能做专门的事,其他的事情就不行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政治、经济、军事、教育、艺术等等,综合拢来,人的每一个生活态度言行举止,总体叫作文化。
每个人养成独立的人格,就是真的民主,真的自由了。有独立的道德,卓尔不群,不跟着时代转,不要跟着学别人。
第3章 人文问题
你记了有什么用?越靠笔记本,反而什么都记不住!你们现在很危险的啊,不是危险,是很好笑的。不但靠笔记本,还靠计算机,什么事情听来就放进计算机。当场一问你,一片空白;如果停电了,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到人家家里去,一看客厅的样子,自己晓得自己的身份年龄,应该是什么位置,这都是从小的教育,生活的教育。
任何一种语言,任何一种文字,没有办法表达人的真正思想和情绪,如果言语文字可以完全表达人的思想情绪,人与人之间就没有误会了。你看夫妻之间也好,朋友之间也好,往往因一句话发生很大的误会,就因为言语不足以代表真正的意思精神。
一个孩子学通了中国文字,就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这个文化一下就懂了。
中国文化六岁入小学,是先要认识字,十八岁入大学,这是过去的教育。大学不是现在的大学,所谓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要作一个人了,长大了,学怎么样作人、做事,这个文化叫大学。我们过去的教育传统就是这样的。
古人说,一天不读书,就俗气了;现在的人啊,一天不应酬,就觉得无聊了。
你们现在工商业做得好,很发财,或者官做得很大,这不是事业,这个是职业。中国文化,什么叫做事业呢?出在孔子著的《易经系传》的一句话,叫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情对社会大众有贡献,对国家民族,对整个的社会,都是一种贡献,这才算是事业。
要做到不盲目发展,自己要有真学问才行。
真做好事,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做领袖要有三个条件:“作之君”,做他的领袖;“作之亲”,变成父母;“作之师”,就是师长。
舜告诉大禹,你不要骄傲,只要你不骄傲,大家永远佩服你。
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生命科学和认知科学的中心,有十六个字说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是中国文化的中心。你们讲儒家也好,什么也好,就是这里开始的,所以孔孟思想、老庄思想,统统从上古这里开始来的。
政治的大原则在《大禹谟》里头就是“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这是尧舜传下来的。
做学问的道理,子思在《中庸》告诉我们五个要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政治的道德,一个做领导人本身的修养,你的思想,你的办法,如何使大众使人民,乃至你一个公司任何一个人,都能达到人品最高的修养。
真正的“利用”是做任何一件事,都有利于别人,不是只利于自己。
学问是一辈子的事,拿个学位是骗自己的。
我常常笑,有管理天才就会管理,真正大管理了不起的是天才,不是学问来的。其实最难管理是自己,尤其是自己的思想与情绪。你们研究管理学,说怎么样做好一个实验,应该先研究自己,这就是中国文化。
现在所谓大学里哲学系哲学家,没有讨论这些,至少很少了;他们只讲逻辑,把逻辑当成哲学了,这是错误的。逻辑是思考的一种方法,是思维的一种法则,并不是最高的。用思维的法则,用逻辑来推理,了解那个东西,那才是哲学的问题。
我尝尝引用清朝一个诗人的两句诗,非常有意思,“无情何必生斯世”,无情何必生在这个世界!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生命就是有情;“有好终须累此身”,“有好”,一个人平生有嗜好的,一定拖累自己。
孟子就讲了:“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道德、智慧达到一个标准程度,就是孟子讲的“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人中之仙。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一个人学问的成功也好,事业的成功也好,做生意成功也好,必须要带一点不如意,总有一些缺陷,才能够促使他努力。
一个领导人,没有人给你讲不同的意见的话,就危险了。
孟子说,任何一个人有四个方面:道德、智慧、术、知。要有道德的成就;智慧的开发;至于术,就是方法、技术、技能,科学的知识等等,譬如现在大家喜欢讲管理学,还喜欢玩计算机,这些都是“术”;“知”是哲学方面,最高的智慧。
据我了解,爱情啊,就是人最高的自私境界。任何的爱情都是“我”爱你,因为有“我”,“我”不爱你就不爱你,所有都是为了“我”,不是为了爱。
我常常说,科学的发明,物质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是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反而带来更多的痛苦!
第4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管理
我一辈子受过文的教育、武的教育、洋的教育、老土的教育;自己不喜欢受学位文凭的拘束,这是非常特别的一个经历。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就是讲读书求知识。什么叫经师?以前四书五经背得来,每一个字都给你解释得清楚,道理都告诉你,这叫经师。人师,不一定学识好,但是他的人品修养,他的作人做事,使我们一辈子学不完,像孔子孟子一样,这叫人师。
“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这是中国文化,唐代佛教禅宗最有名的话。
我尝尝告诉人,今后的社会没有家庭制度,没有夫妻生活。受了教育以后,除了向钱看,领高薪去享受以外,不愿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庭有所贡献了;包括我们在内,也是这样。这是几十年经验的反省。
“经济”二字,在中文里头非常大,是大政治学,所谓“经纶天下,济世救人”,这才是经济,也就是大政治家的文化,包括了政治、教育、军事、文化、社会等等都在内,不是只讲金融,不是只讲生产的。
一个人思想见解没有超过人家的地方,就不叫做自己的学问。
一个观念都没有弄好,怎么行呢?现在我们一提经济,就想到钱了,经济是多大一个问题啊!一个产业,把世界上的物资,变成有用的东西,在社会上流通,同钱打上交道,然后同国际间又有交换物资的关系。
世界政治学的大目标,用十二个字就讲完了,就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安居乐业。
现代社会,全世界缺乏一个全人类的经济思想,未来的世界、人类,究竟怎么安排?
研究中国的历史,同时要看西方的历史,要一起对比研究。
治国家天下,没有古今,没有两样。
现在议会政治就是十二个字:会而不议,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摆在那里。因为民主政治靠开会,开会签了字,谁也不负责。
一个国家政治,当财经发展时,如果文化的基础跟不上,文化没有更财经同等的发展,国家社会是很危险的。如果光有文化,财经不发展,老百姓生活也不行。
多读历史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国家、家庭、孩子,前面要走一条什么道路。
第5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
新闻出版业和文化教育是连在一起的,新闻、出版的内容,都是文化教育的范围,不要把学校课本当作就是文化教育,书本只是一点点,因为整个新闻出版都是文化教育的范围。
中国古代教育的目标,四个字——敬业乐群。“敬业”就是好好学习学问,好好学习做一个人,学习人文,养成人格,再学习谋生技术,对学习、对行为、对工作要有诚恳敬重之心,不可以马马虎虎混得像现在这样。“乐群”就是培养在社会共同生活中的道德、伦理、礼节、秩序、能力,礼节就有秩序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环境的健康。
如果不懂历史,中国未来的前途根本就不知道方向。中国历史有一句话“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要观察现代,要观察未来的社会政治的发展,必须要懂历史。我们现在的教育,对自己的历史差不多不清楚了。所以“观今宜鉴古”,“鉴”是像镜子一样看;“无古不成今”,没有前面,就不晓得后面。要研究前面的路是怎么走过的,乃至我们这一百年来是闹些什么问题,今天的社会,发展到了一切向“钱”看,又是怎么来的?未来的一切是不是向“钱”看,还是一个问题。
事业也不是职业,《易经·系辞》中讲:“举而措之天下之民,是谓事业”,现在大家动不动称事业,其实都是职业。事业是要对全社会真正有贡献的,不是口说为社会,实际是饭碗考虑的职业。新闻出版业,如果要当事业考虑,必须从整个社会大文化大教育着眼。否则,就等而下之,免谈了。
做新闻事业、做出版业,不能马虎,不能忘记自己是个文化人,文化人对社会的道德,对自己都要负责,不能玩花样。
我的经验,担任校对的人最好比写文章的人水准高一些才行。自己校对不容易发现错误,因为自己一看都对嘛,其实有时候还用错了字。商务印书馆不大请青年校对的。最后一遍校对,倒转过来对,从后面一个字倒回来对,所以没有错字。这是老出版界的风范,后来才有中华书局、世界书局。
“以不智不愚之身,处不死不生之地,做不文不武之业”。
现在的书出版,走的完全是商业路线。一个出版商,只考虑这本书的市场如何,销路多少,赚钱多少,没有考虑后果;结果是越闹热越花俏越好,变成“哗众取宠”。这四个字还是好听的,换一句话说,是有害于社会。
我们当年读书很轻松,我也去听过大学老师们讲课,当年大学教授也不同现在。后来,教育变化很大,我也做过几个名大学的教授,我上课从不点名,也不认识学生,讲完了就走。这是很傲慢也很失礼的,我已经看不起现代这个教育了。因为教育,以师道而言,对学生人品的教育要负一辈子的责任。
在古代,大的学问家留下文章是很慎重的。
出版业、新闻业离不开文化,离不开文化人的责任。文化人要为社会负起责任来,自己首先要建立一个人生目标。
人格教育、学问修养是贯穿一生的。所以社会除了政治、财富力量以外,还有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品格修养,作为社会人心的中流砥柱。
学问则是一生的事,学问不是知识,做人做事都是学问。
希望年轻的一代自我反省,为后一代着想,努力为国家民族、为社会做顶天立地的事业。我现在九十岁了,每日每夜都还在读书、做事,休息得很少。
至于国家的统一是当然的事;而国家的统一在文化。我早三四十年就告诉青年人,你们不要迷信英文,赶快学中文,将来汉语会变成世界第二种语言,中文变成世界第二种文字。我讲的这个语言都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