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的全景》

吴诗涛 2022-01-16 [读后感]

池宇峰.人的全景 弹簧人、思维体操与进步[M].中信出版集团.2019.

推荐序一(方方)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其目标是在适宜的水平上客观地描述行为,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预测将会发生的行为,最后控制行为以提高生活质量。

推荐序二(陈明哲)

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人们的认识逐渐深入,而学科边界乃至学科内部研究分支的壁垒却日益分明,使人容易陷入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困境。

在资源有限的世界,一个人的成功必定伴随另一个人的失败,这是所有成功者的“无罪之罪”,而唯有选择善良,才是终极解法。决策时不损人利己,用合作和互助代替恶性竞争,关注慈善和青年的成长与传承,这是宇峰的思考与选择,也是《人的全景》这本书对社会的价值。

自序

进步的最佳方法就是认清自己,同时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

人们行动和自检的依据来源于同一套经验价值体系,因此无法发现自己的错误。

理论篇——人的全景

第一章 解构思与行

全因模型概述

需要是由平衡态失衡引发的。我们由需要引发的一切行为或思考都服务于一个目的,那就是恢复和维持平衡。

若抛开生理基础,人与人之间经验价值清单的不同,就是人们在思考、决策、行为等方面产生不同的根源所在。也就是说,经验价值清单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这几方面产生心理失衡,但每个人心理失衡的程度有所不同。那么,这种程度的不同因何产生?追溯其本源就会发现,它来自比较,是人与周围其他人进行比较的结果。

从全因模型的角度看,人只有处于平衡态中才能生存,人的思考和行为就是负反馈,它服务于恢复和维持平衡态,人思考和行动的依据都来自经验价值清单,人的心理失衡大多来源于比较,人应对心理失衡惯用的策略是动用平衡补偿机制来助力其他方法。

平衡态——生存还是毁灭

生理的平衡意味着人能活下去,心理的平衡则意味着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活下去。人心理失衡的原因就是判断自己失去了竞争有限资源的优势地位。

总结来说,我们的一切需要和动机均源于平衡态的失衡。

人们原本是平衡的,但当诱惑出现在面前时,平衡就被打破了:诱惑会引发失衡。在我看来,所有能成为诱惑的事物,都是被人们喜欢过、期待过,让人们体验过快乐的事物。换句话说,诱惑均是已经被证实可以带来快感、收益的事物。而诱惑之所以会导致失衡,是因为如果放弃这“唾手可得的快乐”,人们会感觉到“损失”,正是这种失去感打破了平衡。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个体的网状激活系统都拥有独特的最佳激活水平。当人体处于最佳激活水平时,各方面功能水平会达到峰值,积极情绪与行为活动效率最佳。

内向者用较少的刺激就能达到最佳激活水平,而外向者则需要更多刺激才能达到。

可以说,外向者那些看似没事找事、主动失衡的行为和内向者偏爱安静独处的行为,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持或恢复最佳激活水平,都是为了恢复神经系统的平衡态。

负反馈——思想及行动的发动机

所谓“成熟”,就是指一个人有足够的经验,能够更精准地分析自己失衡的原因,同时熟练掌握负反馈方法的一种状态。

只要有欲望在,我们就无法达到最完美的平衡状态。而一旦外界的机遇能帮我们实现欲望,奖赏中枢就会被立刻激活,让我们想要行动。

经验在行为负反馈的激活和实施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所有被用于知道人进行行为负反馈的经验都存在于一个我称之为“经验价值清单”的系统中。

经验价值清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它不仅决定了我们行为负反馈的方法和途径,而且决定了每个人分析失衡原因的精准程度。

我将认知负反馈大致分为三类:

  1. 找到100%可以解释失衡的合理理由。

  2. 使用平衡补偿机制。

  3. 彻底降低某个事物的比较标准,降低期待。

人们经常使用的这种“自我欺骗”就是一种心理补偿,也是负反馈的一种。

人体的能量有限,大脑会精打细算地分配每一份力气,而所谓的心理补偿,就是用较少的力气、较易完成的方式来对失衡的自己进行调整、补偿,以恢复平衡态。

人储存利益就像身体储存脂肪,凡是有价值的东西,我们暂且称其为“利益脂肪”。无论是脂肪,还是利益脂肪,人们储存它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应对未来不可预知的变化,使人体即使在糟糕的环境下也能顺利启动负反馈机制,以恢复平衡。

经验价值清单——决策及行动的依据

经历清单是我们的人生经历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

人的头脑拥有找规律的能力,这种能力使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经历中发现相同的要素,并发现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总结出规律,形成经验。

经验清单是我们的行动手册,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来源。

价值清单最大的作用就是计算利弊,通常只有当最终结果为正,也就是利大于弊时,我们才会做出行动。

随着年龄渐长,新的经历虽然仍在不断填充着人们的经历清单,改变则人们的经验清单、价值清单以及价值观,但是改变的幅度会越来越小,年龄越大,人们的价值观就越稳定,越不易改变。小风小浪往往掀不起波澜,唯有重大的时间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99%的情况都不涉及生死抉择,所以我们可以说:人的行为大多都是为了追求生存,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即使是那些利他行为,大多也都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比较器——激发斗志或陷入深渊

我们之所以会进行社会比较,是因为这是我们了解自己,评价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比较中,人们不会反复推导“一旦自己比别人差或自己的能力无法胜任某件事,就会失去很多资源”这一逻辑,而是常常直接应用中间结果——我需要证明自己很棒或者足以胜任某事。我们在一次次的比较中不断应用这个中间结果,所以我们会感觉到想要证明自己,却不一定能察觉到自己潜意识里的想法其实是“我不能输给别人”。

采取了消极手段的人们从表面上看已经从前一次比输的失衡中恢复了,但新的心理压力会使他们再次失衡。那些消极手段带来的价值批判甚至有可能使人们自暴自弃,难以翻身。比较之误是本书实践篇中将要提到的“思维错误树”的一个重要分支,不同于其他错误,比较之误终身存在,需要我们随时保持警惕。我建议比输的人永远放弃消极手段,永远要用积极的方法来使自己进步,这样才不至于因比较之误而面临更多的麻烦。另外,除了采取行动恢复平衡外,人们还会通过心理调节来帮助自己恢复平衡,具体方法包括:找到100%可以解释失衡的合理原因、降低比较标准及动用平衡补偿机制。这些我在“负反馈”一节中已经提及。

我们的文明就是在不断比较、竞争中进步的。

弹簧人——头脑中的平衡补偿机制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作自我服务偏差,说的是人们会把现实生活中的积极结果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能力,而把消极结果归咎于外界的不可控因素。

正所谓“你看到的世界,往往是你想看到的世界”,“弹簧人”修改着经验价值清单,使人们眼中的世界能够符合自己想要的样子。

当人体失衡时,会大量耗能,为了降低能耗,人会有很强的动力一定要恢复平衡状态,一旦无法立刻采取行动恢复平衡,弹簧的推拉作用就至关重要了。可以说,“弹簧人”的弹性调节是必需的,而不是想与不想的问题。

如果人们每次面临心理失衡时都用弹性解释来调整认知,而不是通过理性分析寻找失败的原因,并努力改变现状,那便是自欺欺人,长此以往,人们就会原地踏步,甚至一事无成。因此,遇到小事时,我们可以利用弹性解释帮助自己维持身心健康,但越是遇到大事时,我们越要学会限制利用弹性解释,因为它可能使我们犯错,无法发现自己的问题。

第二章 思维操作间

归纳:“找不同”与“找相同”——认识变化与发现规律

“找不同”和“找相同”是我们对外部世界形成有效认知的两种方法,我们通过这两种方法发现变化,发现规律。

记忆:记忆草地——走得多了就有了路

经过深度思考的信息会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维持时间很久,通常以天或年为单位,储存的内容是那些被我们深度加工过的信息。

“新近效应”:人们的思考和注意力会被新学的知识或者最近思考的问题占据,遇到什么问题都有用新知识解决的倾向,以至忘记了常用的,甚至更简单便捷的解决方式。

新近效应就是新近信息霸占人的思考和注意力后导致的一种思维偏差,在心理学中也被称为近因效应

新近效应的发生就是源于头脑被大量新鲜信息霸占后出现的“记忆堆栈”现象,这种现象使人们首先提取最新存入的信息,而无法全局性地观察、分析,最终往往会导致人们犯错。

压缩:记忆压缩——记不住的细节去哪儿了

我们的记忆极易受到各种外部信息的暗示,从而导致记忆差错。

搜索:高耗能搜寻——困难问题的搜索模式

思考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问题越难、思考越费力,就需要越多的能量加以支撑。

演绎:规律惯性预测——用规律推演未来

如果没有外力,人们几乎无法突破原有的惯性。

想象:信息叠加——头脑缝纫机

叠加是利用已知信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而创新就是大量使用叠加原理的一项重要成果。

思考:潜意识与意识——未觉知与觉知的思考

思考不是万能的,当脑子空空时,无论怎样思考都没有用。

第三章 行为助推器

情绪:身体里的化工厂——喜怒哀乐的本质

多巴胺不仅仅是让人愉悦的神经递质,它的出现还意味着高动机和强化行为(强化学习、记忆等)。对于人的生存而言,将危险事物与愤怒和害怕这两种情绪关联,具有重大进化意义。

羞耻感是对人的心理健康杀伤力最大的情绪。西尔万·汤姆金斯称,羞耻感会直击人的心灵,让人感觉挫败,被疏离,缺乏尊严和价值感。在情绪三位模型中,连悲伤和痛苦看起来都比羞耻更有力量。

心理失衡就是与之相关的化学物质浓度变化导致的失衡,表现为情绪。

情绪认知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受到周围环境、生理状况和认知过程三种因素影响。

快乐:快乐三角模型——期待与奖赏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想要存活和繁衍,最基础的行为就是对食物和性的追求。

快乐既是一种引发行为的信号,又是一种鼓励行为的奖赏。

总体来看,人所有的欲望都至少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有利于自身利益,或者符合自身的价值观。

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快乐是设立目标、付出努力、最终达成目标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的前后都有奖赏中枢的参与。

人是怕痛而非怕死,人是求乐而非求生。

兴趣:兴趣果——做得好带来的成就感

人们往往认为,想要做好一件事,首先需要对这件事感兴趣。而在我看来恰恰相反,人们之所以会对一件事感兴趣,正是因为他能做好这件事。

所谓兴趣,就是能让自己不断获得成就感的事情。

人在学习技能或知识的过程中,在中间阶段可能会出现水平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现象,这就是**“高原现象”**。很多人的兴趣爱好都是在高原现象时期放弃的。发生高原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不能忍受自己的笨拙状态,学习热情下降,身体疲惫不堪,没有明显的进步。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人被旧知识或技能制约。只要付出足够多的努力,探索出新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人就能够挨过高原现象时期,继续前行。

欲望:压力欲望库——失衡缓冲带

理想状态下,当外部的机会有可能满足压力欲望库里的某个欲望时,大脑会快速将两者匹配到一起,然后驱使人们直接做出行动,满足欲望。

“待机”的大脑在不停地“轮巡”,一个人即使没有在专注地思考问题,他的大脑也在不断地想象、感觉、期待、记忆和自我交谈。了解自己的大脑在待机轮巡时的状态,并认真体会它们,会对我们提升创新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安全:利益脂肪——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对人来说,利益是必不可少而且多多益善的,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用它来应对未来的未知状况。人储存利益就像身体储存脂肪,名利、财富、智慧等凡是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成为“利益脂肪”。

情感体验和物质利益存在的一个共同点在于,人一旦得到它们就会留下痕迹,它们会改变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看法。这样的情感体验就是我们精神上的财富。我们可能会失去情感体验本身,但不会失去它的馈赠——丰富的经历。经历本身就是具有价值的,因此它也是一种利益脂肪。一个获得过爱然后失去了的人与一个从未得到过爱的人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不同的经历会造就不同的性格。

利己:利己倾向——行为的底层逻辑

人的所有行为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两个字:利己。

利己倾向——人类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生活。利己倾向不仅是人类行为的重要指引,也是人性中最深刻、最稳固的基本属性。

“己”不只代表自己一个人,还代表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他人,俗称“自己人”。

利己倾向表现为两种行为:第一种是利己行为,即以满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先,但同时不会伤害到他人的利益,可能还会给他人创造利益的行为;第二种是利他行为,即主动给他人创造利益,同时自己也可能从中获得名或利的行为,但当人们做出此种行为时,可能并未意识到它是对自己有利的。

自私行为是在使自己获益的同时,避免他人获益,甚至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损人利己的行为。

利他:自利性利他——使世界更美好

人类绝大多数利他行为的背后都有一定程度的利己倾向,或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利益,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某种心愿。

利他行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有收获,从而成长为更好的人,它不是一种单方面的“施惠”,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利互惠”。

第四章 思维与行为的边界

能量边界

人在面对重大决策时,一定要在不同能量值状态下进行多次判断,以避免能量值不同导致的决策偏差。

高耗能模式背后最大的驱动力之一就是社会比较。

除了社会比较之外,人们选择高耗能模式还有一个动因,即保障未来的能耗最低。

总体来说,身体可释放能量总值越高,能够克服困难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事业和生活的支持也就越大。

聚焦一点,深入挖掘,利用有限的能量尽可能做到更深、更精,一旦人突破某个临界点,就会收获颇丰。学会聚焦往往意味着能量利用率倍增。

信息边界

如何使一项任务从控制性加工转化为自动化加工?答案就是:进行有效的练习。经过练习,我们能同时处理更多的信息,信息边界会被拓宽。

一个人保持专注并合理分配自己的注意力的能力决定了他事业的天花板。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的认知资源也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每一个人能够拥有的知识量存在上限。因为“看不到想不到”,人类的想象力被限制在有限的知识圈中,对于圈外的一切信息我们都无从得知。

没有人是完全正确的,因此人既不可过度自信,也不可能迷信权威。

坦然接受各种可能性才是与信息边界安然相处的终极法门。

效用边界

“韦伯–费希纳定律”:当物理量成几何级数增长时,心理量成算术级数增长。也就是说,当外界刺激大幅增加时,人的心里感觉只有轻微的变化。

我们对外界刺激增长的绝对值并不敏感,更多的感受来自刺激变化的百分比,这也为边际效用递减提供了生理心理学依据。

人和社会都在以一定的速率发生着改变,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就是人求新、求变、求更高的助推器。

实践篇——进步阶梯

第五章 夯实基础:本性

本能之误——终生小恶魔

用方法而非本性做事。

过度比较——嫉妒向上,傲慢向下

将精力集中在提升自己的技能上,而不要过度关注和别人比较,换句话说,要多关注自我比较而不是社会比较。要知道,真正的卓越并非超越他人,而是超越以前的自己。

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对人们的各种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再也没有常胜将军可言,因此保持一种谦逊和持续学习的心态更为重要。

情绪失控——冲动、暴怒由何而来

成功者是没有情绪的。

作为管理者,除非你是个天才,否则你对下属的怒气将会转化为信任危机,使他们产生离心感。所以,管理者恰当地克制努力,用更积极的情绪和态度去激励下属,会使他们成长得更快,也会使团队更和谐。

欲望无限——贪婪的恶果与知足的幸福

一个人想要的越多,压力就越大,这就是我们不快乐的原因。

第六章 新手起步:沟通

假设信息填补——你眼中的他人,是75%的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在对他人做出判断时,因为不完全了解他人,所以会假设他人跟自己一样,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填补对他人了解的空白,然后再做出判断,这就是**“假设信息填补”**。你是什么样,你眼中的他人大概就是什么样的。

人类很多狭隘且自以为是的判断都来源于假设信息填补。

一个人如何了解另一个人?在我看来有4条主要途径:观察言谈举止,进行言语交流,共享工作经历,共享生活经历。

误解百分百——确认有必要

每个人对他人的了解都是基于自己的经验进行推测的,在非全信息局限和假设信息填补的影响下,推测必定会产生误解。

只要沟通双方人品值得信赖,那么双方的观点就一定都有一些道理,至少从某个视角看是对的。这时,大家就要提醒自己:对方也许是对的。

人际沟通ABCD——拆解沟通全过程

简化、偏移和重构就是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陷阱。

A变成B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人的表达能力弱,而在于语言的局限性——语言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可以精准地表达出我们内心想表达的意思。


graph LR
   id1(甲头脑中的思想A) -- 语言的局限性 --> 
   id2(甲说出的话B) --熟悉偏好-->
   id3(乙接收到的信息C) --假设信息填补-->
   id4(乙头脑加工的结果D)
graph TB
    id1([ABCD均不相等])

争论无果——双方都有充足的理由

争论通常都不会有结果,因为双方往往都能找到充足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最后仍然各持己见,达不成统一,这个现象就是争论无果。我认为,争论无果是大概率现象。

争论无果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要预测一件事的走向或评价其是好是坏,往往存在多个影响因素。

无论处在什么体系下,社会的发展都有一条必经之路,那就是通过群体互动达成高质量决策,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第七章 初级挑战:观念

价值观之错——观念更新有必要

价值观的边际效用塑造了道德规范的上下边界,形成**“道德维度带”**。如果一个人道德水平不断下滑,一旦触及一定的下限,就会不被其所处的环境容忍,此时的他就必须停止道德下滑的趋势,否则就会受到环境的严厉处罚。反之,如果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不断上升,一旦超过了一定的上限,则道德水平每提升一分为他带来的收获越来越少,甚至几乎没有收获,此时的他就会停止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保持开放的心态是所有改变的前提,只有乐于改变、勇于接受新鲜事物,我们的价值观才能不断升级,我们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且推动社会的进步。

非逻辑接受——占领新洞穴

这种对全新事物毫无阻力、不加逻辑分析就接纳的现象,我称之为**“非逻辑接受”**。这里所说的全新事物,指的是大脑在这个维度从未接受过任何同类信息的情况下,首次出现的事物。

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对世界观察的不断加深,我们会对观念的对错有更多的评判依据。我们要学会对头脑中存有的观念,尤其是已存在多年的观念进行拆解,寻找其最底层的逻辑根基,这就是**“拆地基”**。

小鸭子——幼年经历如何影响人生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身教往往比言传更有效。父母注重自己的言行,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前观念法官——旧观念裁决新信息

我们总是用先前已有的观念来判断后续遇到的观念的是非对错,我将人在观念接收过程中的这个规律现象形象地称为**“前观念法官”**。

旧观念胜出——洞穴山之争

一个人对不同观念的兼容能力,影响着他的成就高度。

正如普朗克所说的:“科学新真理并不是通过说服反对者来取得胜利的,而是因为它的反对者最终都将死去,而熟悉它的新一代将会茁壮成长。”

无法说服——固执背后的盘根错节

遇到与原有观念相悖的信息反而会加深人们的原有观念。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人们可能会较易说服,但凡涉及理念问题,人们是无法说服的。

“无法说服”是人自我保护本能的体现。当反对新观念到来时,它挑战的不仅仅是原有观念,更是人的“判断力自信”。而“判断力自信”是人生存的基础,如果它出现了问题,就意味着我们的生存也会面临极大的威胁。

在自我保护的过程中,人们为了维护已有观念,会不断寻找例证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这反而会加深我们的已有观念,在心理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逆火效应”**。

graph LR
    id1(观念) --> id2(次新) & id3(全新)
    id2(次新) -----> id4(洞穴山之争)
    id4(洞穴山之争) --次新观念利益大--> id5(次新观念胜出)
    id4(洞穴山之争) --旧新观念利益大--> id6(旧新观念胜出)
    id6(旧新观念胜出) --> id7(无法说服)
    id3(全新) --> id8(非逻辑接受)
    id8(非逻辑接受) --> id9(存入经验价值清单)
    id9(存入经验价值清单) --> id10(成为前观念法官)
    id10(成为前观念法官) --审判--> id4(洞穴山之争)

多宝豆——拥抱新观念

“多宝豆”让人的观念更多元,而这正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一种能力。

对于团队来讲,多元化的成员能增强整个团队解决问题的创造性。

开卷有益,出门有益,开口有益,交流有益,这“成长四益”便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多宝豆”的最佳途径。

graph LR
    A([开卷有益]) & B([出门有益]) & C([开口有益]) & D([交流有益]) --> E([多经历]) --> F([多宝豆]) --> G([多视角])
    G([多视角]) --> H([更多工具]) & I([更包容]) & J([更多创造力])
    style F fill:#6754,stroke:#333,stroke-width:2px

第八章 中级蜕变:改变

世界进步的本质就是改变,社会进步就是制度的改良、优化,企业的竞争发展核心就是更好、更快地改变,个人的成长进步也必然伴随着知识、技能的改变。但是,人一旦习惯了某事,就会难以改变,这是一种存在于人本性中的惰性。

改变活化能——禁锢人和世界的力量

活化能的存在使人们的每一次改变都不容易。活化能不仅影响着每个人,而且影响着我们身处的世界。世界之所以是现在的模样,就是因为万事万物都有活化能,一切都受其约束。活化能使万事万物暂时维持当前的状态,使它们都在自己的环形山“碗底”,只有外力才能导致其改变。

除了向外寻求帮助,还可以降低改变活化能。要实现这一点,我的建议是“困难预估减半”,具体来说就是将你对一件事情的困难程度的预估减少一半。这并不是自我欺骗,而是鉴于绝大多数人都会高估未来会碰到的困难,并且会低估自己的应变潜能,我们需要一些勇气。

改变虚弱期——变化的必经之路

改变是无法一蹴而就的,改变后的一段时间必然伴随着成绩和效率的降低,这段时间就是**“改变虚弱期”**,它就是改变的第二阻碍。

比坚持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坚持。

变化惰性——人天性拒绝改变

既得利益者带来的变化惰性在一定程度上会麻痹人们对生活的感知,这正是平庸者的温床。现代社会,许多人一边机械地重复每天的生活,一边抱怨生活不够精彩,机会太少。但那些被变化惰性控制的人,即使面对机会也会迟疑,甚至无法发现已经到来的机会。

人们之所以会偏好熟悉的事物,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熟悉的事物更易于认知,消耗更少的能量;二是熟悉的事物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下,更有利于生存。

graph LR
    A([熟悉的事物]) --> B([易于认知]) & C([便于预测])
    B --> D([低能耗])
    C --> E([安全感])
    D & E --> F([偏好])

扳道工——你的人生轨道可以改变吗

人的思维最大的局限就在于“看不到想不到”,只有依靠外力被“扳道”后,才有可能了解自己从未知晓的世界。

许多人的一生中,其思想一直停留在相同的轨道上,没有被外力“扳道”过,也就没有看到过其他的风景。

“扳道”是一个人的思维、理念和见识得到拓展的转折点,会让一个人看到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第九章 中级飞跃:创新

创新不断——揭秘创新的本质

创新来源于叠加,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事物和逻辑的一种结合。

要想不断创新,最重要的就是掌握丰富的元素和思维逻辑作为叠加的原材料。

所谓创意、创新,就是把两个原本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通过某种逻辑联系起来。

思维定式是说人们积累的经验、思维规律,会在反复使用中形成稳定的路线、模式。相似的是,人有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一旦认定物体原有的功能,就不再考虑其在其他方面的作用,这个倾向就是功能固着

创意丑小孩——保护“创意新生儿”

完美主义是开启创作的“最大敌人”。

想要见证伟大,就必然要经历一段不伟大的平庸。

创新实操战略——成为创新专家

在我看来,用户需求这个思考角度是巨大的陷阱,无数创业项目或产品创新都因掉入这一陷阱而失败。溯其根源,我们做一个产品时,要解决的是人们真实的痛点。因此,要做商业创新,我们要抛开需求,找到痛点。

需求不是本质,痛点才是。所谓痛点,就是人们心中的不爽、日常中的不便或不能。

没有所谓的创造需求,只是发现了还没说出来的痛点。

需求有可能是假的,是被弹簧补偿出来的,但痛点不可能是假的,是真实存在的。

这就是创新的核心点,找到痛点,把不爽变成爽,把不能变成能。

所有痛点都是由局限导致的。

人类创新历程——从叠加开始的辉煌

思维逻辑是人类认识和使用经验的方法,比如组合、拆分、类比、取反等。

第十章 高级进阶:不知之障

高山俯瞰——不同层级眼中的世界

攀登者专注于眼前的工作任务,登顶者则俯瞰整个行业的规则、走势,了解不同因素之间的互相影响。前者的思考往往有很多局限,因为他们无法看到更为广阔的格局;后者则更能发现关键问题、本质问题,能给出战略性建议。

人在面对能力比自己强的人时感觉到的压力如果能够被运用得当,反而能够为己所用,促进个体乃至所在群体的进步。

不知有不知无——不知道别人有,则不知道自己无

不知道别人有什么、自己没有什么,不知道他人有多少、自己无多少,这就是**“不知有不知无”**。而真正的危险在于,我们通常不能发现自己的这种“无知”。

**“达克效应”**描述了一种认知偏差现象——在群体中,表现最差的人往往是最高估自己能力的人。

听说过、知道、理解、自己能讲出,这是对事物4个不同的认知层次。年轻人容易把知道一个事物误以为是完全理解这个事物,但如果让他去讲,他又无法做到。这4个认知层次之间就像见过车、会开车、会修车和会造车一样,差距巨大。

表面上的些许不同代表着背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提出“知识圆圈说”,告诫人们知识就像一个圆圈,圆圈内是我们拥有的知识,而圆圈外就是未知的世界,我们拥有的知识越多,圆圈就越大,遇到自己不懂的东西就越多。

雪山困境——人到高处,弱点必现

公司内不同能力的人,能够达到不同的层级,层级越高,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就越容易出现失误,例如决策失误、情绪失误、管理失误等。这类似于爬雪山,所处的海拔越高,氧气就越稀薄,爬山者越容易出现动作变形。同样一个动作,在低海拔可以轻松完成,但随着海拔升高,气温、气压降低,就越难轻松完成。我讲这一现象称为**“雪山困境”**。

导致雪山困境的关键因素:

  1. 个人存在的短板在层级越高时越容易被放大。

  2. 不知有不知无,这种思维局限决定了人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

  3. 改变虚弱期使身处高位之人没有机会时间去改变。

其实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需要以德服人。

组队登山是应对“雪山困境”最为有效的手段,简单地说,就是合理组合长板。

知边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一个目光敏锐、见识深刻的人,倘若又能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那他离完人就不远了。(歌德)

人的成长是一种从模糊边界到清晰边界的历程。而最高效的成长是在边界范围清晰后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

一个人“以为的自己”和“实际的自己”重合越多,这个人在有关自己的事上做出正确决策和判断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扬长避短”则能保证有一定阅历的人在未来的时光里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将优势发挥到极致之后,就会取得不可替代的成就。

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绝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歌德)

幼年小鸭子,少年多宝豆,青年扳道工,中年知边界。这就是全因模型对人生的总结。

graph LR
    A([不知有不知无]) --> B([不知边界]) --尝试 比较 几次失败及成功--> C([知边界]) --> D([扬长避短]) --> E([获得成功])
    style A fill:#6754,stroke:#333,stroke-width:2px
    style C fill:#6754,stroke:#333,stroke-width:2px

第十一章 总裁跨越:弹簧迷雾

维持判断力自信——认错的阻力

在康德眼里,“在悟性和理性1之间,仍有一个中间分子,这就是判断力”,这是一种连接经验与原理的能力。

人生的幸福与成就都依赖良好的判断力,可以说,判断力几乎是能力的代名词。

人之所以会维持判断力自信,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人们认为,一旦自己的作品被否定就意味着自己也会被否定。事实上,你的某一条经验有无,并不意味着你一定会被社会淘汰,更不意味着你就过不好这一生,相反地,你会因这条错误经验被纠正而会的更大的成功。

能够听取别人意见,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一条价值观。

期待性寻证——终于发现你想发现的了

”期待性寻证“,也就是说人们会在自己期待的方向上寻找证据以支持自己的判断。

记忆的修改——记忆为我而变

记忆修改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对自我价值的保护和每个人避免失衡的倾向。

自我说服——事前自找理由,事后自找台阶

近年来,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创业热潮,其中大部分以失败告终。我认为,90%的创业失败都源于创业者的“事前自找理由”。在我看来,创业有两种发起方式:第一种是先有方向,后有创业想法;第二种是先产生了创业的欲望和冲动,之后再寻找方向。这两种方式看起来只有目标与行动的顺序差别,实则有着天壤之别。

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和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创业者的初衷也应是如此。

这种把失败归咎于“运气不佳”等外部原因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作**“自我服务归因”**。

对于“事前自找理由”,我往往会用30%做乘法;对于“事后自找台阶”,我往往会用30%做加法。

面对失败和挫折,我们往往会低估自己对其应负的责任,而高估他人的过错,那不妨给自己的肩上多加一点责任,试着还原现实状况,告诉自己这是我们应该承担的。

graph LR
    A([维持判断力自信]) --> B([自我说服]) --> D([事前自找理由]) & E([事后自找台阶])
    D --> F([促发行动])
    E --> G([缓解压力])
    style A fill:#6754,stroke:#333,stroke-width:2px
    style B fill:#6754,stroke:#333,stroke-width:2px

单倾选择——“冠冕堂皇”借口下的利己选择

单倾选择比单纯的“找借口”更复杂,人们是在第一时刻,感觉有利己倾向的选择不如其他选择合理,因此没有做选择,一直等到有利己倾向的选择因为其他原因而合理时,就立刻做出选择。

单倾选择可以说是导致企业发展过程中组织架构越来越臃肿的重要原因之一。

单倾选择背后的动力就是失衡后的平衡补偿机制。

我们的很多单倾选择都是在包装自己的利己动机,为了让他人眼中的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糟糕罢了。

graph LR
    A([利益目标]) --> B([理由充分]) & C([理由不充分])
    B --利己意图不明显--> D([行动])
    C --利己意图明显--> E([等待契机]) & F([制造理由]) --社会评价高--> G([单倾选择])
    G --清楚自己在利己--> H([显性单倾]) 
    G --模糊意识到在利己--> I([模糊单倾])
    G --完全没有意识到在利己--> J([隐性单倾])
    style G fill:#6754,stroke:#333,stroke-width:2px

饭碗正义——以“正义”之名保护饭碗

“饭碗正义”和“单倾选择”是“弹簧人”在特殊场景下(面临生存威胁和面临利己选择时)的具体表现形式。

学会识别自己是否处在“饭碗正义”中,对于那些想要在工作中晋升到更高位置或者想要成为优秀管理者的人们来说特别重要。

人类在早期发展过程中,个人很容易面临生存危机,因此要想生存就需要结成群体。为了保持群体存续,道德和法律便应运而生。因此,虽然社会道德未必完全符合个人利益,但它是人们对于公共利益的一种共识。一旦触及社会道德,便意味着对公共利益构成了挑战。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需要的是整合尽可能多的资源(物资和人员),一旦触及公共利益便意味着资源的流失。且不说法律的惩治,即使是道德上的非议,也会对他们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失。

第十二章 统帅止步:终极局限

自查无错——行检同一法,己错不能查

现实中,人们在做决策时很难发现自己是错的。原因在于,我们总是在用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并行动,再用同一套标准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就像考生和判卷老师是同一个人。这就是**“自查无错”**,是我们错而不知的最重要原因。

“自查无错”是我们一生中面临的最大局限,也是我们会犯的最大的错误。

“月镜纠偏”:如果有一个月没有人给你提过意见,那你就需要注意了,这说明你已经陷入了自查无错的陷阱中,你正在犯错,而且可能是很大的错。

我们应该使自己身边布满“镜子”,随时欢迎他人的反馈,尤其要格外认真听取批评意见。

第十三章 全面进步

思维错误树——人为什么会犯错

根局限无法突破,则犯错无可避免。

这14个“根错误”可以被分为三大类——本能之错、不知之障和弹簧迷雾。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常被人挂在嘴边。但我想说,最难的可能还不是“改”,而是”知错“,”自查无错“使”知错“变成了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自省是体察自己的错误的过程,这要求我们了解自己一切思想及行动的轨迹,这时的我们需要以他人的视角来观察自己。

社会效益最大,个人成就最高——这就是我们认清自己,避免思维陷阱,不断进步的最终目的。而这一切,都从解剖自己的思维开始。

一个人越了解自己、越了解他人,就越有机会通过自省发现自己的错误,进而纠正自己的错误。

思维体操——快速进步的方法

人们的经历不同,目标也就不尽相同,但最终指向的是同一个方向——幸福。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觉得幸福,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没有感知幸福的感官,不知道幸福要去主动感受。

总而言之,获得快乐和幸福的重要方法就是:适当克制跟别人的比较,这样就不会过多受到社会比较的影响;时常感恩已拥有的幸福,感恩身边给自己带来帮助的人;记录下每天的快乐事件,并经常回忆和品味。

人只有与比自己厉害的人打交道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真实高度。

长久的合作才能带来更多的利益。

想要“选择困难症”,根源的方法还是在于厘清不同事物在我们的经验价值清单中的排序。

勇于面对可能的坏结果是防止事先犯错的一种方法。

无罪之罪——成功者的警醒

人并非主观地想去伤害他人,但因为这个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拥有可能就意味着其他人的失去。同时,一个人的成功和喜悦也可能成为社会比较的原因,在无意间给他人带来痛苦,成为他人平衡态的失衡源,我将这一现象称为**“无罪之罪”**。

选择善良是应对无罪之罪的唯一途径。

成功者身处高位,本身就更难听到他人的真实意见。此时,何谓选择善良?唯一的途径是,包容不同意见的存在,决策时不一意孤行,避免自查无错,避免错误观点带来巨大损失和伤害。

后记 人与社会——世界的无目的性

我们仍然存在大量的未知领域,对于世界的本质以及人的存在尚未达成共识。人们对于世界的运行方式和人类的发展方向各持己见,无法形成共识,我将这种人类缺乏共识、缺乏共同目标的状态称为世界的无目的性。当今世界的所有矛盾和冲突都根源于世界的无目的性。

承认世界的无目的性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世界的未来持悲观态度,恰恰相反,它使我们更加明确社会的前进方向。

尽管价值观不尽相同,但是所有价值观都有一个终极诉求,那就是“幸福”,只是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幸福的阐释和实现途径大相径庭。

人均幸福度是指社会成员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要想提高人均幸福度,只能依赖于全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要使社会不断进步,只能依靠三个方面:技术进步、企业管理制度进步和社会管理制度进步。当然这是一个漫长且需分阶段才能实现的梦想。

社会进步的核心就是制度进步,只有贡献了更高效的制度的行为才是有价值的管理,从长久来看才是有益的,否则都是在做无用功。发展并保障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社会各阶层的共同责任。


  1. 康德所说的悟性指的是生活、科学研究中得出的经验与规律,而理性指的是第一性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