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尼尔·布朗(NeilBrowne),斯图尔特·基利(StuartKeel).学会提问 原书第11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不要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
前言
只有公众都能独立思考和判断,民主制度实行起来才会最有成效;也只有经过批判性问题的层层考验后形成的决定和信念,才让我们觉得更加理直气壮。任何东西想要进入我们的头脑,首先就得接受我们信奉的一些特定标准的检验,我们为此备感自豪。
第一章 正确提问的好处和方法
我们倾听他们,是为了构建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听了他们的话以后,马上就按他们说的去做,就好像自己是只无助的羔羊,或者是个牵线的木偶似的。
我们必须要理性地掌握自己的信念和结论。
理想的效果是,你会把提出这些问题转化为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仅是你在树上学会的一套本领。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本书使用的一个术语,它的含义包括以下三个维度:①要能意识到它们是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critical questions);②有能力在适当时机以适当的方式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③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些关键问题的强烈渴望。
最好的查缺补漏方法就是批判性地提问的策略。
弱势批判性思维(weak-sense critical thinking)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当前的信念。强势批判性思维(strong-sense critical thinking)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有的断言和信念,尤其是对自己的断言和信念加以评估。
虽然我们必须要求自己耐心倾听那些与我们价值观倾向不同之人的观点,但是靠价值观建立起来的最明显的社会联系还是彼此之间的价值观的相似性(similarity)。那些把个人责任当成重要价值观的人,必然会去寻找同样相信“改善后的个人选择可以解决人类的大多数问题”的人为伴,他们惺惺相惜。可见,我们许多最有价值的社会交往或学习经历都始于与那些拥有类似价值观的人之间的交流。这方面我们遇到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使自己尽量去理解那些价值观倾向和我们不同的人的论证方式。
谦恭有礼可以让我们避免批判性思维经常遇到的一个障碍:就是相信凡是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都心存偏见,就自己才客观公允。
第二章 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了解潜在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要抵制信念固着的倾向,只要我们记住,强势批判思维需要我们认识到所有的判断都是临时性的,或者与情境相关。
当我们改变自己的想法,接受一个更好的观点,我们应为此感到自豪,我们抵制住了诱惑,没有死心塌地去维护自己长期以来的信念。这样一种思想转变应当被视为一种罕见力量的反映。(Francis Bacon)
一个批判性的思考者与其他人一样,也时刻在和知识的诅咒作斗争。所谓知识的诅咒(curse of knowledge),是指如果我们不具备现在所知道的知识,那我们根本就说不清这知识到底是什么。
第三章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只有找到结论,我们才能客观评价!
有没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论题,往往是区分作者成熟不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们对写作的建议有个最重要的主题,就是所有作者,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要下苦功去组织自己的思想,然后再明白无误地将之表达出来。
第四章 理由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理性,其主要标志就是看他的各种信念是否都有适当的证据来支撑,尤其当这些信念有一定的争议时更是如此。
只有在你找到支撑结论的各种理由以后,你才能评判这个结论的价值。
自己摸索出一套规则,以确定什么类型的证据在特定的场合最合适,这会特别有帮助。
结论本身并不是证据,它是一个由证据或其他信念支持的信念。
结论能不能站住脚主要取决于所给出的相应理由扎不扎实。薄弱的理由必然导致薄弱的论证。
先有理由,后有结论。要设法避免“逆向逻辑”或“反向论证”,那样的话,理由不过变成一记马后炮,会随着你的结论而不断变化。而理想的做法是,理由是模具,结论据此得以成型和修饰。
第五章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我们常常会误解所读到的文章或听到的言论的含义,因为我们总以为很多词的含义都显而易见。
我们在读书、听讲的时候,一定要强迫自己去寻找那些意思不明确的词或短语,否则就会抓不住要领。我们说一个词或短语意思不明确,是指它的意思在我们所考察的论证的上下文语境里让人捉摸不透,需要有进一步的解释,我们才能判断论证的过程是否恰当。
一个词或短语越是抽象,人们就越有可能对其做出多重解读。
找到关键词线索的方法步骤:①检查论题,看有没有关键词;②在理由和结论中寻找关键词或短语;③留心抽象的词或短语;④通过反串来判断别人怎样给特定的词或短语下不同的定义。
第六章 价值观假设与描述性假设
只有你认同作者以为理所当然而没有明说出来的那些特定想法,这个论证对你而言才是令人信服的。
一个论证表面可见的部分常常最有可能穿上华丽的外衣,因为展示这个论证的人总希望能说服你,让你全心全意地接受这个论证。
所谓假设,就是一个信念,通常没有明说出来,而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并用来证明外在的结论。
能让你对一个规定性问题做出与别人不一样回答的,是你对所持的特定价值观的相对认同度。
所谓描述性假设(descriptive assumptions),是指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信念;而规定性假设或者说价值观假设,是指对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信念。
一个理由能否证实结论,或者说是否与结论有关,主要取决于我们能否找到那些没有明说出来的想法,把理由和结论从逻辑上联系起来。
不断思考结论和理由之间存在的鸿沟。
第七章 论证中有没有谬误
批判性阅读和聆听的主要目标,就是判断结论可不可以接受,或者判断它的价值是大还是小。
“人身攻击型谬误”:指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滑坡谬误”:设想采取提议的步骤会引发一连串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实际上却有现成的程序可用来防止此类连锁事件的发生。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错误地认为因为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的问题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该采用。
“诉诸公众谬误”:通过引述大部分人都持有这一观点的说法,试图证明某个断言有道理;错误地以为大部分人喜欢的事就是可取的。
“诉诸可疑权威谬误”: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而该权威对这一论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
一个立场并不会因为权威纷纷支持它就变得光荣正确。判定这样的论证是否相关,最重要的是要看权威据以做出判断的那些证据。除非我们知道这些权威对这一论题拥有特别的知识,否则我们就将这个理由视为谬误。
“诉诸感情谬误”:使用带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情感有:恐惧、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
“稻草人谬误”: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它容易受到攻击;因此我们攻击的观点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
一个批判性的思考者得到的教训是:如果有人攻击一个立场的几个方面,一定记住要查看一下他是否公正全面地表现了这个立场。如果没有的话,你就找到了一个“稻草人谬误”。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当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想只有两种选择方案。
“乱扣帽子谬误”:错误地以为因为你给某个特定事件或行为起了名字,你就合理解释了这一事件。
“计划谬误”:人们或者机构倾向于低估他们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尽管有无数过去的经验显示他们曾一直低估完成某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
“光环效应谬误”:使用模糊、引发人们强烈感情认同的品德词汇,使我们倾向于同意某件事而不去细查其理由。
“转移话题谬误”:一个不相干的话题被插进来将注意力从原来的论题上转移开,通过将注意力从当前的论证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以此来帮助赢得这次论证。这个例子中的谬误顺序如下:①甲主题正被讨论;②将乙主题介绍进来,它长得好像和甲主题有关,而实际上两者并不相干;③甲主题被置之不理。
“循环论证谬误”:指在论证过程中已假设自己的结论成立的论证。
第八章 证据的效力如何: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意见
一个断言,支撑它的证据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我们就越可以信赖它,同时也越可以称这样的断言为“事实”。
有时候,第六感并不是盲目的,只是无法对其加以解释。
“以偏概全谬误”:一个人仅根据群体中极小部分人的经历就得出有关整个群体的结论。
多数情况下,我们对这类当事人证言无须过多关注,直到我们找出它们背后更多相关的专门知识、兴趣、价值观和偏见再说。
总体而言,比起通过第二手资料获得信息的专家,你应该对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专家更有信心。
对给你一些经不起推敲的证据的人,问问他们能不能多提供一些扎实的证据,这样做就变得很有意义,要给所有论证充分展示的机会。
第九章 证据的效力如何: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
不像特定的镜子,观察者并不能给我们提供“纯粹”的观察。我们所“见”所说的都是经过一系列价值观、偏见、态度和期待过滤后剩下的东西。我们看到和听到的都是我们愿意看到和听到的东西,我们挑选和记住的经历的侧面,都是和此前的经历和背景最一致的那些侧面。
最可信的报道往往是根据最近得来的观察,并且是处在最佳环境里的几个人同时得到的观察结果,他们对观察的事件没有明显而又强烈的期待,同时对相关事件也不抱任何偏见。
当你遇到“研究结果表明……”这样的表述,应该重新将其解读为“研究人员解释,他们的研究发现表明了……”
不论一个科学报告看上去显得多么客观,还是难免会夹杂严重的主观因素。
“强求确定性谬误”:认为一个研究结论如果不是百分百确定的话,就应该被抛弃。
对所有研究的客观评价,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判断你认为研究所使用的测量方法在多大程度上抓住了所涉及的概念的含义。
调查和问卷数据必须经常接受审查,看看它们有没有可能存在偏见。特别要小心查看问题的遣词用字!
“错误类比谬误”:这种情况发生于有人提出一个类比,其中却存在重要而又特别相关的不同点。
第十章 有没有替代原因
我们在寻找替代原因时,必须要记住,我们找出的任何一个单独的原因,都极有可能是引起事件发生的一个促成原因,而不是其唯一的原因。
“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依赖并不足以解释整个事件的有因果关系的因素来解释一个事件,或者过分强调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的作用。
相关性或关联性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
“因果混淆谬误”:将事件的起因和结果相混淆或是认不出两件事之间可能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忽略常见原因谬误”:认不出两件事之间之所以有联系是因为常见的第三种因素在起作用。
“事后归因谬误”:假设某件事乙是由另一件事甲所引发,仅仅因为乙在时间上紧随在甲之后发生。
特定的因果断言的确定性和言之成理的替代原因的数量正好成反比。因此,找到多个替代原因,可以让会思考和判断的人获得一定意义上的理智上的谦逊。
通过事后观察,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儿童时期的经历作为成人行为的原因总是可以说得通。
第十一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要找出欺骗性的数据,第一个策略就是尽量找到足够多的关于这些数据是如何采集的信息。
统计数据的形式往往只能是基于事实做出的一些估计。
我们一定要加倍注意统计数据和结论的措辞,看看二者是不是指的同一件事情。如果不是,作者或演说者就很可能是在用数据说谎。
第十二章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虽然会思考和判断的人追求独立思考的力量,但如果他们作决定的基础是极为有限的一点信息,他们也就无能为力。
因此,真正的自主思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寻找作者到底隐瞒了什么信息,不论是无心省略还是有意隐瞒。
如果一个字或词可以用具体的单位来测量,那我们在作决定之前就应该要求得到这些度量单位的具体数值。
第十三章 能得出什么合理的结论
理由本身并不会引导出一个唯一的结论。它们好像只会带领我们走向一个可靠的结论。但理由常常提供一个基础,让人可以得出不止一个结论。
重大的问题,很少能用简单的“是”或绝对的“不是”来回答。当人们习惯用非黑即白、非是即否、非正即误式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时,他们就是在应用二分式思维方法。
僵化的二分式思维限制了你决定和选择的范围。更糟糕的是,它过度简化了复杂的情况。结果采用二分式思维的人很容易就变成一条糊涂虫。
对于会思考和判断的人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就是保持谦卑。经常使用条件句,和谦卑这个重要的价值观是一致的。
批判性思考的人有一套细心论证的标准,这些标准可以用来识别最强有力的论证。
译后记
这个世界最不缺的是观点,最缺乏的是理性。
如果有人再抛给我一个观点,我要提三个问题:他在说什么?他为什么这样说?他这样说有没有道理?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是理性赖以形成的基础。
培养理性,最需要的就是认真。世间很多事都怕认真,一认真,很多夸夸其谈的观点慢慢就消失了。大家都认真起来,很多谎话空话也就没了容身之地。胡适曾说过,我们要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他强调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