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被讨厌的勇气》

吴诗涛 2023-11-11 [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是毕业后读完的第一本非技术类书籍,阅读时的原句摘录放在了学习博客中,本文是读后感。

《被讨厌的勇气》以一位青年与主张「世界极其简单,人们随时可以获得幸福」的哲人辩论的形式展开,通过哲人之口讲述阿德勒心理学。幸福感是一种综合感受,受制于短板效应。要获得幸福,必须要补齐短板。因此,本书覆盖了人际关系、个人成长、教育、人生意义等诸多话题。

书本引言就给刚迈入工作的我「当头一棒」:

随着年龄的增长,世界便逐渐露出真面目。人们不得不接受“我只不过如此”之类的现实,原以为等候在人生路上的一切“可能”都会变成“不可能”。幸福的浪漫主义季节转瞬即逝,残酷的现实主义时代终将到来。

回想起计量老师说我们的可能性在收敛,更准确的说法是我们对自己能力边界的认识更加清晰,并且在做选择时面临更大的沉没成本。当然,也会面临更多的烦恼。

何为「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不是指勇气被人讨厌,而是指我们要有勇气去面对自己被别人讨厌。在阿德勒看来: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为何书名叫《被讨厌的勇气》,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很明白:

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至于如何获得这份勇气,也是本书的主题,阿德勒的见解是: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就是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简而言之,在共同体中,感受到自己对别人有价值。这里边涉及到了书中的关键词:「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感受自我价值

自我接纳 or 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自我接纳。

我们需要自我接纳,而不是自我肯定。

信赖 or 信任

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

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很简单。你现在认为“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阿德勒心理学并没有基于道德价值观去主张“要无条件地信赖他人”。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如果你并不想与那个人搞好关系的话,也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关系,因为剪断关系是你自己的课题。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信赖,我们可以选择是否信赖他人。

他者贡献 or 自我牺牲

他者贡献的意思并不是自我牺牲。相反,阿德勒把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并对此给予警示。并且,请你想一想。我们只有在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或行为对共同体有益的时候,也就是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的时候,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是这样吧?也就是说,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就是工作——到社会上去工作或者做家务。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当然,赚钱也是一个重大要素。正如你之前查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被铸造的自由”一样。但是,有些富豪已经拥有了一生也花不完的巨额财产,但他们中的多数人至今依然继续忙碌工作着。为什么要工作呢?是因为无底的欲望吗?不是。这是为了他者贡献继而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获得巨额财富之后便致力于参加慈善活动的富豪们,也为了能够体会自我价值、确认“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他者贡献是为了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我一直不认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1,但书中对劳动的分析或许是劳动价值论的另一种阐述:通过劳动获得个人价值,当然这里的个人价值不涉及交换。

一个正向的循环:自我接纳 -> 他者信赖 -> 他者贡献 -> 自我接纳……

人际关系

课题分离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概括起来两句话:「关我屁事」和「关你屁事」。

不要尝试改变别人,通过改变自己去改变他人这样的想法也是错误的:

我的变化不是“为了改变父亲”。那是一种想要操纵别人的错误想法。我改变了,发生变化的只是“我”。作为结果,对方会怎样我不知道,也无法左右,这也是课题分离。当然,随着我的变化——不是通过我的变化——对方也会发生改变。也许很多情况下对方不得不改变,但那不是目的,而且也可能不会发生。总之,把改变自己当成操纵他人的手段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

横向关系 or 纵向关系

横向关系即平等关系;纵向关系即存在上下级的不平等关系。书中讲到我们并不能灵活选择使用哪种关系去面对不同的人际关系:

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

应该与所有人建立横向关系。

鼓励 or 表扬

阿德勒严厉批判「奖励正面行为、惩罚不良行为」的赏罚式教育:

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表扬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操纵别人: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有的母亲会赞美帮忙准备晚饭的孩子说“你真了不起”。但是,如果是丈夫做了同样的事情则一般不会表扬说“你真了不起”吧。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

鼓励则是基于横向关系:

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不是强制的,而是在课题分离的前提下帮助他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也就是”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直面课题的是其本人,下定决心的也是其本人。

既要警惕来自别人的表扬,也要明白表扬造成的影响:

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请你好好记住这一点。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首先应该进行课题分离,然后应该在接受双方差异的同时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鼓励”则是这种基础之上的一种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基于横向关系,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评价: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交流 or 发怒

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如果能够从经验中明白这一点,那自然就不会再有怒气产生了。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我不是很认可这句话:发怒既然是一种交流形态,如果其他交流工具都没有效果,我们为何不根据现实需要使用这种交流方式呢?很多时候发怒也是为了宣泄感情,我认为并无不可。现实中发怒往往是二者的结合。

活在当下

目的 or 原因

每个人手上的牌不同,纠结为什么会拿到这样的牌没有意义,重要的是如何着眼当下,把牌打好。相比过去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目的」。

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请你注意这一点。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伙伴 or 敌人

如果以竞争的角度看世界,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敌人,在所有层面都要和不同的人作比较,世界就会呈现出「黑暗森林」的模样。

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

离散 or 连续

人生由无数个「此刻」构成,不要着眼于过去和未来。

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不了解这一点的大人们总是想要强迫年轻人过“线”一样的人生。在他们看来,上好大学、进好企业、拥有稳定的家庭,这样的轨道才是幸福的人生。但是,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线。如果人生是一条线,那么人生规划就有可能。但是,我们的人生只是点的连续。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有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请你想象一下自己站在剧场舞台上的样子。此时,如果整个会场都开着灯,那就可以看到观众席的最里边。但是,如果强烈的聚光灯打向自己,那就连最前排也看不见。我们的人生也完全一样。正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光打向人生整体,所以才能够看到过去和未来;不,是感觉能够看得到。但是,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假如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那就根本不会说出那样的话。

即刻行动 or 准备阶段

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但是,为了遥远将来的考试而努力学习的“此时此刻”却是真实的存在。

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并且还要记住一点。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关注此时此刻,即刻行动,做自己想做的事。人生不深刻,总处于完结状态,这不禁让我想到佛家的思想:

世界并非徐缓地行进在通向圆满之路:不,世间的每一瞬间皆为圆满。一切罪孽都承载宽赦,所有孩童身上都栖息老人,所有新生儿身上都栖息亡者,所有将死之人都孕育永恒的生命。没人能看清他者的道路。强盗和赌徒的路或许通向佛陀,婆罗门的路或许通往强盗。在最深的禅定中存在这种可能:时间被终结,人视过往、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为同时。这时,一切皆为善、圆满和梵天。

《悉达多》

佛与众生同体,无非是觉了叫佛,不觉叫众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但心未必认可,这便是人的烦恼。「认识你自己」,这来自古希腊神庙的醒世格言,到底有多少人找到了它的答案,答案便是生活的解,自己的解。


  1. 指劳动在商品生产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根据劳动价值论,一个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而不是商品的市场价格或生产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