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

吴诗涛 2022-03-16 [读后感]

毕恒达. 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M]. 法律出版社, 2007.

有趣!有趣!有趣!(曾嬿芬 序)

像写论文这样的创造技能,有很多部分是属于Michael Polanyi 说的隐微知识(tacit knowledge) 。相对于外显知识(explicit knowledge) 被认为需要正式的学习,并且有正式、标准的沟通方式(语汇)传递这种知识,隐微知识的特性是:拥有知识的人所知道的比能说出来的多(We can know more than we can tell),这种知识隐藏在身体和大脑里,很难捕捉、很难归类,因此也很难教导。论文写作就被许多教授认定为一种无法表达、教导的经验。

隐微知识是冰山下边的部分。

将隐微知识正式化有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是增加个人取得知识的公平性,二是扩大社群的创造力。

Part 1:一点提醒、一种立场

做学术研究最困难的其实是观点;只要花时间去搜集资料,无论是历史资料、问卷或访谈,总会有结果,总是可以写报告,但是要有创新启发,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更怕的是“garbage in, garbage out” 。

说与不说都反映了你的位置与角度,也都造成某种后果。该看而没有看到是盲目;不该看而看到,我们说他戴着有色的眼镜,也有可能助长了社会中既存的刻板印象。就像人生一样,行动还是不行动、说话还是沉默,都已经是一种选择、一种立场,都要负责任。

选择不行动也是一种选择,因此时刻都会反映立场。

Peshkin (1985) 认为研究者未经反省的价值观会使得研究者对于现象中某些面向盲目,因而没有阐明其与现象中其他面向连结的机会。主观性(subjectivity) 同时是“可能”也是“限制”。研究者应该反省自己的主观性,并检讨它对于研究从头到尾的影响。既然主观性限制我的认知与体认,我必须知道什么感动我,什么没有;而我的诠释中又忽略了什么。他以下的这段话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借着主观性,我说我所感动的故事。祛除主观性,我并不是变成一个价值中立的参与者,而是一个脑袋空空的人。”(页280) Phillips与Pugh(2000) 也指出有很多研究并不是去发现原来所不知道的事物,而是去发现原来自己并不知道某些事情。也就是说研究不一定是去探讨未曾触及的新世界,而是在想当然的事物中发现新观点,指出原有的偏见。因此,研究不只是对于“外在“现象的了解,它其实反映了我们的先前理解。亦即不是在白纸上加了一些图案而已,它让我们反省我们原来是这样看世界的,其间也必然导致了研究者的自我学习与转变

审视自己的主观性,使其被觉知。研究的过程也是发现自己的偏见、不断校正的过程。

Part 2:你可以再靠近一点:本书内容导览

研究是一个资料搜集、分析与写作的循环回馈过程。资料搜集为的是回答研究发问,资料分析有助于引导下回合的资料搜集。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分析方式,彼此相互作用影响。

Part 3:热情、热情、热情:选择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的选择则有三个标准贯穿其中:兴趣、兴趣、兴趣(interest) (Erlandson, Harris, Skipper & Allen, 1993)。我则觉得是热情、热情、热情(passion)。**热情指的不单是知识上的兴趣,还包括对于田野的关切,愿意诚恳地投入自己的心力。**社会问题如此之多,如果没有兴趣、没有热情,那何苦做这个研究!如果对研究对象的生活没有兴趣与热情,那如何能做长期的深入访谈与观察。

由兴趣和热情驱动。

是不是学术研究,最重要的还是关乎研究发问。即使没有一个全新的理论或想法,但还是要有点原创性,不要用老方法来研究老问题,也不要太执迷于技术,例如模拟或GIS,把研究当成技术的演练而已。

Part 4:想象我,坠入爱河:论文题目的拟定

论文题目须抓住整篇论文的精髓,不能过度推广,也不能太狭隘。

Part 5:营造气氛的前戏:前言

前言的部分介绍整个研究的背景,它要能引人入胜,让读者有兴趣继续阅读。前言可以是研究者个人的生活经验、学术理论的启发,或引人注目的社会事件。总之要给读者一个印象:你将会读到一篇有趣、有意义与有理论意涵的论文

Part 6:在学术地图中定位:为什么要回顾文献?

总之,建议先阅读文献的人,是希望站在既有研究成果之上,知道愈多就能看到愈多。如果没有相关文献作为基础,有可能漏失发问的机会或者对有意义的现象视而不见。反之,建议后阅读文献的人,是惧怕既有理论蒙蔽了研究者的视野,有戴着有色眼镜的危险。正如 Maxwell (1996) 所言,研究者要利用文献,而不是让文献利用。没有理论,你就缺乏洞见;过度依赖理论,却又让理论强加在研究之上。因此如何从既有文献中得到启发,对之保持高度的反省能力,且对新观点保有开放的态度,就是研究者必须不断自我训练的课题。所以研究者需要的其实是开放心胸(open-mindedness)而不是脑袋空空(empty-headedness) 。

他进而指出建立研究的概念脉络的来源有四:

  1. 经验知识;
  2. 既有理论与研究;
  3. 先驱研究;
  4. 思考实验。

使用概念脉络(conceptual context)替代文献回顾(literature review)。

Mills(1959) 说最受人尊敬的学者是他不将研究与生活分开,两个部分相互滋养。将你的生活与研究分离,可能就去除主要的洞见、假说和效度检验的来源。然而这也不能做为任意将你的预设和价值观强加在研究上的借口。

Part 7: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资料

被引用次数并不保证其品质,例如有的时候别人可能是以之作为批评的对象;当然也会有人说,论文真的写的太烂,别人连骂都懒得骂。另外,为了升等或相互提升彼此的学术地位,有的时候学术小圈圈的人会刻意相互引用。而有些有水准但是艰深、冷门的作品,可能因为很少人看得懂,而很少人引用。如果你曾经发表过SCI或SSCI的论文,可以赶快查询,看看哪些论文曾经引用过你这篇论文,看其他研究者对你论文的描述与评价。

选择文献的准则有:

  1. 此作者是否为此领域的权威、已经进行很多此领域的研究、许多人根据他的理论在进行研究?如果是的话,他的研究应该会有很多人引用,或者列在此研究领域的参考书目内。
  2. 文献发表的年代,当然最新的研究应该包括进来。
  3. 跟你的研究领域的相关(relevant) 程度。
  4. 文献的品质,包括其研究设计与分析是否严谨,资料来源为一手或二手等。
  5. 出版社以及期刊的名声。

Part 8:是文献回顾,还是家具型录

Merriam (1998) 认为文献的引用可能出现在三个不同的地方:

  1. 前言:一段权威的引文来说明此研究的重要性、说明既有研究的稀少来证明此研究的迫切性。
  2. 文献回顾:综合、分析并评论既有的研究,并据以形成你的研究发问。
  3. 研究发现与讨论:说明此研究发现如何扩展、修正或抵触先前的研究与理论。

文献的引用,如果能改写就改写,除非原来的语句写得非常特殊,非常有见地,你才去全文引用它。最好在引文前面说明你对它的评价,在后面说明它的深刻含意,这样双管齐下夹住中间的引文。

很多学生经常阅读二手文献或中文翻译的资料,甚至有时候是转了好几手的文献,例如某甲引用某乙的文献,某丙翻译某甲的论文,某丁再引用某丙论文。总之,要切记原则有三:

  1. 能够回到原典本身,就阅读原典,除非语言不通或找不到原典。
  2. 记得将概念提出的贡献归给原创者, 也就是说即使你没有阅读原典,但在正文中可以说明是谁首先提出这个观点。
  3. 要让读者知道你究竟阅读的是哪一篇文章,读者自然也就有足够资料能够回溯到最前面原始的文献。

作者必须给读者的讯息其实主要有二个,一个是概念的原创提出者,一个是作者资料取得的来源(也就是作者真的实际阅读的那份文献)。这样如果引用有误还可以追到错误的来源与责任归属。

Part 9:哪一种研究方法比较好?

如果是用深入访谈或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应尽可能描述与反省研究者如何进入田野、研究者和田野的关系、研究者的社会角色以及实际的研究进行过程。

研究的发问本身可能就传达了研究者潜藏的价值观,不能随意抓几个概念就想研究其间的关系。

Part 10:论文的核心:发现与分析

分析的能力,不仅关乎研究方法的训练,也与研究经验对象的相关理论的掌握程度有关。

资料的选取应该要随着研究发问而来,要有系统,选择最适当的资料来回答你的问题,不能太凭运气,也不能不花工夫只引用手边现成的资料。资料分析要深入,建立在资料的基础上,与既有的理论对话。

任何分析推论都应该有坚实的经验资料基础,如果只是没有基础的主观评断,会流于意识形态、政论式的说法,说服力不够。论文的写作内容要有根据,不要随意下判断。

研究者不可能是传统的资料搜集的工具(研究受研究者价值观完全主导),也不可能是受访者价值观的忠实传声筒。任何研究都是一种建构与创造。我们所能做的是,诚实、明晰地面对各种困难与吊诡。不要假装研究者没有权力,而是要诚实的面对它。研究是一种社会过程,而随地都会留下我们的指纹。

Part 11:论文的面相:语言、文字与写作风格

任何文字的使用都已经预设了作者的观点,没有所谓客观中立、如实的描述。

所谓的“客观”也是有“主观”定义的,事实由视角定义。

尽量不要使用具有种族、年龄、性别、能力歧视的用语,已是学术界的共识。

具有价值判断的形容词必须有足够的证据加以支持,否则说服力低。

很吊诡的是,将“我”(观察者)从报告中拿开反而更加强作者的权威。

总结来说,写实主义故事关心所知(the known) ,却不知他如何而知(knowing) ;而自白的故事则关心研究者(knower) ,却常忽略了所知为何。

Part 12:论文写作症候群

首先要谨记在心的是,写作并非成竹在胸,把已经在心中想好的、很完整的东西,如实地再现;相反地,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与分析。只有真的下笔写出来,才真的了解自己到底懂得多少、其间是否有破绽、有没有矛盾不清之处。

因此,绝对不要等到分析架构都很完整的时候才开始动笔写。否则觉得这样写好像不对,那样写好像不够完整,又怕将来万一分析架构修改了,会不会以前写完的就白写了。如果有这样的顾虑,其结果往往是困在那里,迟迟无法动笔。

Part 13:整本论文的意义:结论与建议

结论是你现在把研究做完了,静下心、退一步、跳高一层,想想你的研究整体的意义在哪里、学术社群为什么需要多一篇你的论文、把你论文放置在相关研究领域的版图里。

具体一点来说,可以试着回答下列问题:回到你的研究发问,你论文做完了,是否回答你原来的间题,为什么?你的研究发现与分析可以跟理论产生怎样的关连,是验证、否证、修正,或更丰富了它的意涵?台湾的特殊文化与田野,提供哪些新的想法?你的研究和本土已经做过的诸多相关经验研究之间的关系为何?如果现在重新要做这个研究,你会怎么做?总之,不要进入论文资料分析的细节,而是看待论文的整体

论文的建议应该要建立在自己的经验研究基础上,不要说大话或空话。有什么层次的发现,就做什么层次的建议,不要提出没有证据支持的建议。论文可以就只是增加我们对于某个社会现象的了解,并不一定非要有关于政策或规划设计的实际建议,如果研究结果就是无法给予支持,不要勉强。

Part 14:未来,一直来: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做完了,总是有所局限,而且会让你看到还没有进行研究前所没有看见的问题,因为会有新的观点。未来研究方向,应该建立在论文的研究基础之上,进而发问,也就是要问出别人没有做研究所问不出来的问题。

Part 15:留下线索到原典:关于参考书目